由当初发展以来,像素一直都是数码相机追逐的其中一项最重要规格,由开始时数十万像素到现时主流的数千万像素,相信大家都明白相机像素高低某程度亦意味输出相片的解像及质素。当主流相机仍为千万级像素的时候,Fujifilm 终于作出突破,首度于无反置入解像达 1 亿像素的感光元件,而中片幅无反 GFX 100 作为今次送测的主角,又是否只得高解像作为卖点?我们就进行了以下测试。
Nikon D3500 + Nikon AF-S DX 18-105mm F3.5-5.6G ED VR
旗舰级中幅无反
市场上中片幅无反的选择并不多,除了 Hasselblad 就只有 Fujifilm,而相对于前者,Fujifilm 于开发上就更见积极,继高阶的 GFX 50S 及定位相对平民化的 GFX 50R 后,旗舰级的 GFX 100 亦终于上场。作为 Fujifilm 中片幅无反 GFX 系列的第三位成员,GFX 100 今次显然主打超高像素战线,拥有高达 1.02 亿的像素。以像素及片幅而言,大家难免会将 GFX 100跟数码机背作比较。毫无疑问,GFX 100 其中主要面向的一定会是需满足大尺寸输出的专业市场,不过随着用家对于影像质素的追求越来越高,其实相机开卖以来亦已吸引到不少对影像质素不妥协的用家入手。于价位上 GFX 100 直迫 8 万的定价虽然对于不少用家仍是高不可攀(机身定价 HK$79,999),不过以相约片幅及像素规格比较,相机其实已比数码机背动辄十数甚至是几十万的价位要「亲民」得多,某程度亦可视为 1 亿像素的数码相机开始走向平民化。
▲全员 GFX 系列,从左至右分别为 GFX 50R、GFX 100 及 GFX 50S。
▲ISO 1600、f/2.8、1/100s
一体化机身设计
感光元件关係,相信不少用家都会认为 GFX 100 比起 135 规格全片幅机款要较大较重是无可厚非。平时惯用中高阶单反的笔者就试用 GFX 100 一整天,当然不会说相机连一支 GF 45mm f/2.8 R WR 外出拍摄全无负担,不过坦白说组合却要比出发前想像中要略为轻巧。而事实上作为一部中幅旗舰无反,GFX 100 以重量及尺寸来说都跟 Nikon D5、Canon EOS-1D X Mark II等旗舰单反相约,机身亦是同样採用连直度手柄的一体化设计,唯一是相对窄的手柄手感及贴手度就未必及得上以上单反,特别对于如此一部贵价机,一条可靠稳固的相机带个人就认为是必需了。
无论是 GFX 或 X-Mount 系列都好,Fujifilm 无反过去其中最大的特色可说经典卖相配传统操作,最大特色之一可说是机身通常都会配备多个模式转盘,不过今次 GFX 100似乎就有意无意摆脱了过去大家的印象,除了前后上下的快速指令转轮,相机就只只留有机顶一个模式转盘(拍摄、多重曝光及摄录选择),而过去实体如 ISO 感光度转盘,则会移至机顶 LCD 的「虚拟转盘」。对于惯用 Fujifilm 相机的用家,可能需要花一段短时间适应 GFX100 的操控,不过习惯之后,个人认为操作上就相较更顺手,起码不如部份实体转盘需要先解 "Lock" 才可转动,而 LCD 虚拟转盘本身亦因为发光,有利用家于光线不足下清晰改动各种设定。连计机背一个支援 3 轴多角度转向的 3.2 吋 Touch 主显示及以上提到机顶的单色 OLED,GFX 100 亦于机背另加一个资讯 OLED(亦为单色),显示常用拍摄设定如 ISO、光圈、快门等资讯之余,亦可显示 histogram,让用家更为清楚曝光资讯,特别对于风景一类经常面对高反差的拍摄,对于用家掌握最终效果就相当有用。
▲手柄设计有如专业单反。
▲机背 LCD 採用了三轴式的多角度设计。
▲机身唯一一个模式转盘于机顶左侧,负担控制拍摄、多重曝光及拍片模式切换。
▲机背上下均设有 Joystick 控制。
▲机顶资讯 OLED。
▲按下一侧的按钮可切换不同资讯显示。
▲机背亦设有一个资讯 OLED,除了主要拍摄参数,亦可显示 histogram。
▲双储存设计,并支援 UHS-II 记忆卡规格。
▲机身可容纳 2 枚电池,提供 800 张拍摄的续航力。
▲支援外置收音及 HDMI 输。
▲ISO 100、f/2.8、1/110s
576 万像 EVF 细緻度前所未见
大家可能都将注意力集中于 GFX 100 的 1.02 亿像素,不过时实是拍摄相片质素再高都好,按下快门之外仍然需要用家透过取景器或机背 LCD 构图,而针对 EVF 电子取景,相机于这方面其实亦下了相当功夫。细緻度先决下,EVF 的解像由 GFX 50S / GFX 50R 的 369 万一下子跳升至 576 万像,除了试用下发觉细緻度已跟过去一直领先的光学 OVF 难分高下,迟滞以及EVF 常见对现场色温、光暗作过于「正确」修正的情况亦似乎得到解决。跟 GFX 50S 相似,GFX 100 机顶 EVF可独立拆除,不过由于相机跟手柄採用一体化设计,因此相比起 GFX 50S,个人就认为提高便携性的效果不及明显了。
▲相机的 EVF 可独立拆除。
▲Hot Shoe 位置设有 EVF 的通讯接点。
▲GFX 100 的 EVF 拥有同类首见的 576 万像超高细緻度。
▲要留意的是,GFX 100 的 EVF 并不兼容于 GFX 50S。
▲EVF 设有显示模式切换按钮。
▲ISO 800、f/2.8、1/34s
对抗高解像天敌:5 轴 5.5 级防震
有拍摄时使用长焦距镜头经验的用用家都知,越长的焦距,对于震动就越起放大的作用,类似的说法对于高解像数码相机亦有相似的地方,说的是越高的像素,100% 放大影像细看就越可发现震动的影响明显(如手震、快门震动等)。GFX 100定位上并不是长期置于脚架于影楼拍摄的机款,而是高解像的同时,亦强调相机拥有相当的机动性,亦正因如此,厂方于针对 GFX 100 就开发了首见于中片幅无反的机身防震系统。
不用说都知,要为组件尺寸及重量上都比 APS-C 以至是 135 全片幅大得多的中片幅开发机身防震难度要高得多,难得的是 GFX 100 的 5 轴防震依然提供了 5.5 级的防震效能,「对沖」了相机 1.02亿解像对于震动的放大影响。而实试之下,发觉相机的防震系统其实并不仅抵消高解像下对震动的放大,更让慢快门下的手持拍摄变为可能,以室内为例笔者手持 1/18s 下就依然可拍出相当清晰的相片,打破了过去中幅高解像相机离不开脚架的印象。
▲防震模组连同 GFX 100 感光元件。
▲ISO 100、f/5.0、1/56s
不忘速度
看到 GFX 100 的规格及定位,想必大家都会以为相机只是一部主攻静态题材的风景机,主要是针对慢工出细货的拍摄。要相机速度及反应上可以跟得上自家 APS-C 旗舰当然没有可能,不过在像素大增之下,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GFX 100 反应上反而比 GFX 50S / GFX 50R 更好。特别针对 AF 反应方面,厂方今次就一改过去只有 Contrast AF 而是加入了 378 万个 Phase Detection 像点(最多 425 点 AF 感应可供选择),配以 GF 45mm f/2.8 R WR 的拍摄中即时感受就是相机的 AF速度大有进步,除了面对光线不足反差较弱时较少出现对焦前后搜寻的情况,相机亦有一定能力应付动态拍摄,以笔者拍摄街猫为例,事后细看就发现「中焦」比率一点都不低。
高解像向来都不利高速连拍,观乎多部主攻速度的旗舰单反或无反,像素方面就只都停留在 2 千万左右,今次 GFX 100 在提供 1.02 亿解像之下,却仍有不俗的 5fps 连拍规格,除了感光元件设计,当然是因为採用了更快的 X Processor 4,以 5fps连拍计算,影像处理器每秒就要处理达 5.1 亿像素的影像资讯。GFX 100 所拍摄的 X.Fine Jpeg 为 50MB 左右,RAW 则更会大增至 200MB(不压缩),如果经常拍 RAW 甚至进行 4K 影片摄录,个人建议不妨考虑入手贵一点的 UHS-II规格记忆卡。
▲AF 反应测试。
另一层次的解像,另加 4K 30p 摄录
以 1.02 亿的解像,GFX 100 有相当高的能力一一还原影像中的细节已是毫无疑问,习惯 100%放大「闻相」的用家,看过实相的话应该亦会同意相机的影像质素己属另一层次。利用超高解像的优势,GFX 100 除了有能力应付大尺寸输出,另一方面亦提供更多的事后裁相空间,而以更更有效集光的背照式设计,相机于杂讯控制方面亦比笔者预期要好,于 ISO 12800才有较明显的杂讯,而细则于 ISO 25600 以上才有较明显的流失,以这方面比较,恐怕现时表现最佳的 135 全片幅机款就仍无对手。大片幅之下,GFX 100于还原层次的表现亦令人难忘,特别是高光下一般相机早已爆光的部份细节仍然有一定保留,宽阔的动态範围特别对于主攻风景、婚摄等用家应该就会相当受落。
▲配备一片 1.02 亿的中片幅 CMOS。
▲ISO 800、f/2.8、1/600s
超高解像相片之外,GFX 100 于摄录方面亦比过去有更多着墨,加入了 4K / 30p 的拍片规格(10-bit 4:2:0 记忆卡储存,10-bit 4:2:2 HDMI 外置输出)。令人讚赏的是除了感光元件上下部份(影片比例关係),相机 4K拍片并不需作任何剪裁,而针对质素,相机另一方面亦会以 5,050 万像素左右作 oversampling 取样。从测试中可见影片画面相当锐利乾净,光暗过渡及流畅方面亦叫人满意,唯一可能是 Rolling Shutter 关係,面对高速移动的主体或快速 Pan 镜,影片就会略为出现 Jelly Effect 的情况。
▲4K 影片试拍
▲4K Jelly Effect 实试。
主要菜单












感光度测试












解像度测试
▲ISO 100、f/11、1s [ Ori ]
样本相片
▲ISO 2000、f/2.8、1/60s
▲ISO 400、f/11、1/100s
▲ISO 50、f/4.0、1/50s
有讚
以中片幅来说算是轻巧的机身一体化机身设计全新的操控介面EVF 可独立拆除高质素的 576 万像 EVF内置 5.5 级防震不俗的 AF 反应双储存设计拥有 1.02 亿超高解像出色的杂讯控制及宽容度支援不需剪裁的 4K 30p 拍片有弹
相片需要大量的储存空间手柄位置相对较窄4K 拍片于特定情况下有 Jelly Effect 出现总结
对于大多数用家,对于相机的像素从来不会嫌多,而可以肯定的是,相机走向更高解像亦会是未来持续的趋势。今次 Fujifilm 推出的 GFX 100 或多或少可看出厂方踩入专业数码机背市场的野心,另一方面亦为高阶中幅无反订下新的指标。相对机背,GFX 100 价位上当然存在极大的优势,不过对于一般用家,坦白说相机价位仍是有点负担,个人就期望厂方未来可考虑如 GFX 50S 推出平价版GFX 50R 般,推出价位更为贴地的平价版 GFX 100 了。
Fujifilm GFX 100 规格:
https://www.dcfever.com/cameras/specification.php?id=2337
定价:HK$79,999
查询:
2781 1780(shop@dcfever – 旺角)
2834 3112(shop@dcfever – 铜锣湾)
2361 2778(shop@dcfever – 深水埗)